一到三岁“宝宝屋”,如何“守护成长”?

本文转自:新民晚报

■ 圆桌话题: 2022年底,上海市教委等10部门印发通知,要求全市以街镇为规划单元,开设“宝宝屋”,为1至3岁幼儿家庭提供临时、计时制的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。 “市民圆桌”围绕“宝宝屋”服务品质建设这一话题,邀请宝宝家长、“宝宝屋”从业人员、政府职能部门等20多人座谈。本次“市民圆桌”由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、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、区教育局等共同主办,新民晚报“新民帮侬忙”融媒体工作室协办。 ■ 市民议题: 1.能不能各美其美? 开设社区“宝宝屋”是一项民生工程,缓解了许多家庭面临的孩子日常照护的困难。不少社区“宝宝屋”嵌入社区生活服务中心,比如食堂、健身房、理发室等。孩子得到照护服务之时,老人可以理发、参与喜欢的业余爱好。这种“喘息式”的托育服务,实现“为老为小”的一体化综合服务。同时,不少“宝宝屋”各具特色。家长预约时,可以根据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。有的“宝宝屋”重点打造动主静辅的“运动+N”,有的“宝宝屋”开展“运动+艺术”、“运动+益智”、“运动+艺术”、“运动+音乐”四大主题活动。 讨论中,不少家长希望“宝宝屋”能继续“各美其美”,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。 2.能不能学到东西? 1—3岁的婴幼儿,在游戏中获得发展。所以,孩子的“玩”,其实是在模仿、学习,丰富各项经验。 而宝爸宝妈也想学点有用的育儿知识,“尤其是应急急救方面,比如小朋友吞入异物,这种紧急情况怎么处理,是我们家长容易忽视但非常实用的知识”,宝爸宝妈建议“宝宝屋”能邀请保健医师带来专业讲解。他们提出,社区“宝宝屋”能否发布活动信息,开设科学育儿大讲堂,为有需求的常住人口适龄婴幼儿家庭提供线下科学育儿指导服务。同时,“宝宝屋”应更加注重家园共育,通过组织亲子活动,增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情感联系。 3.能不能提升服务? 作为家长,普遍关心社区“宝宝屋”的师资力量,毕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专业引导。一位宝妈说:“每次去上课,遇到的老师经常不是同一人,和孩子之间不容易建立亲密关系。”还有宝妈建议,“宝宝屋”服务形式要多样化、特色化,比如开展“一老一小”的融合活动,帮助祖辈家长学习科学育儿方法,还可以结合节气、节庆开展主题类亲子活动。 专家表示,“宝宝屋”的老师都具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;其次,教育部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,定期邀请儿童心理学、教育学、营养学等领域专家,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;教育部门还鼓励“宝宝屋”运营方和属地政府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,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措施。此外,“宝宝屋”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多重措施,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依循“一站式指导+一证式管理+一体式监管”模式,从设点排摸调研、环境创设指导、运营管理监督三方面着手提升社区“宝宝屋”的管理质效。 4.能不能加大布局? 社区“宝宝屋”越做越好,已成为不少家长眼中的“宝藏”。如何进一步合理布局、扩大覆盖面?有宝妈表示,自己所在社区的“宝宝屋”老师专业又耐心,把孩子送过来她很放心。因此,她希望这样的“宝宝屋”越多越好。还有宝妈说,一些“宝宝屋”很热门,有时还会出现预约不到的情况。希望“宝宝屋”在托管时间上更加灵活,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。 对此,相关部门表示,以嘉定区为例,截至今年8月,18个“宝宝屋”累计服务人次已超8500余人次,还有2所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。2025年预计还将新增4所托幼一体园,计划新增3个社区“宝宝屋”。 ■ 建言献策: >>>金点子一:多办科学育儿讲座 多举办一些科学育儿的讲座或活动,给新手爸妈提供更多专业的、科学的育儿指导。 建议人 赵春燕 >>>金点子二:建立孩子成长档案 建议“宝宝屋”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,促进老师熟悉孩子,以便针对性指导。 建议人 樊露星 >>>金点子三: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“宝宝屋”的从业人员可以招募社区志愿者加入,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也能促进社区融合,打造和谐有爱的社区圈。 建议人 庞海燕 >>>金点子四:开放时间更加灵活 建议“宝宝屋”能够实行更为灵活的开放时间,比如延长晚间服务至晚上七八点、考虑开设周末及节假日的托管服务等。 建议人 姚海凤 本报记者 陈浩 整理

发布于:北京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